:::
公會論壇
首頁 > 公會論壇 >
 
橋梁規劃設計實務班-心得分享(白志宏)
發表者│系統管理者
建立日期│2018-07-24 14:04:31
文章人氣│917
一、橋梁規劃選址要點:
(一). 避免設置橋墩的位置:
1. 河寬突縮處
2. 河川河流點
3. 河道彎曲處
4. 洪流時流向與低水河糟不平行河段
5. 河床坡度變化較大時
(二). 橋台施設相關規定:
1. 橋台不得設置於水道治理計畫線內及水防道路上。
2. 橋台施作於堤防用地時,應採取適當之保護措施,以防鄰近堤防設施破壞。
3. 橋台施設於河岸或堤身共構者,其橋台前岸與上、下游兩端應依規定設置河岸或堤防保護工。
二、跨河水理分析案例心得:
 鐵(公)路橋、水管橋、天然氣管橋等跨河建物造物,因其肩負交通與運輸系統、或天然資源輸送之責,常需跨越河川而興建於河道中,造成上下游河道之水流發生變化,河川水流之通暢及河道與橋梁之穩定性產生相當程度之影響。
 興建跨河橋梁後,水流遭受到結構體之阻礙、干擾作用,於橋梁上游側河道產生水位壅昇現象,導致河川水位昇高、流速減緩,致使水流輸砂能力降低;上游若造成嚴重之迴水壅昇效應,其水位壅昇還可能會危及河防安全與影響河川沿岸之區域排水的潛在致災問題。
 至於在橋址處,水流因收橋墩影響,造成通水斷面減少而產生阻塞作用,致使河槽中單寬流量增加,形成局部水面坡降與局部流速增大之現象,進而導致河床產生一班沖刷(genral scour)及束對束縮沖刷(constricon scour);同時亦在橋墩附近形成複雜的水流結構,如馬蹄型渦流、下降流及尾流等,導致橋墩周圍之河床出現局部沖刷(local scour),此等之沖刷現象。
三、橋梁基礎型式及乘載利評估心得:
 除『地層條件』,基礎型式選用時經常須考慮之因素:
 施工性、經濟性
 卵礫石底層之粒徑太大或樁徑太小、岩層性質影響基樁貫入能力,造成基樁施工困難。
 邊坡上採用樁基時,施工便道費用可能很高,影響景觀生態較大,可考慮採用井基。
 地下水文條件亦影響基礎之施工性。
 沉陷問題檢核
 別忽略基礎沉陷問題,其可能影響結構之使用性、安全性,尤其基礎加載後,地層中應力增量影響深度範圍內存在粘性土層時。
 環境條件改變
 例如,河流沖刷、開發行為造成基礎覆上改變,影響基礎承載能力,應慎選基礎型式或於設計時予以考量。
四、鋼構橋樑設計及推展之心得:
台灣位於強烈地震帶,每年又有強烈颱風侵襲,且地小人稠而土地又屬山區,不宜開發,工程環境甚為嚴苛。而隨著經濟快速成長,土地開發亦日趨飽和,建築物往空中發展已成為必然之趨勢,因此具有較高強度及良好耐震能力的鋼結構已被大量採用於建築工程。而台灣河川眾多,橋梁採用鋼結構可加大跨度,減少橋墩樹木,避免眾多混凝土橋墩阻礙行水,甚至因橋墩受沖刷而造成橋梁在洪水中斷裂。而鋼骨結構具預製性,可大幅縮短工期,投資回收快速,且台灣的勞務成本日漸增加,對於採用機械自動化生產的鋼結構而言,其競爭力亦可相對提升。再加上國內砂石日漸短缺,且開採水泥砂石設及環境破壞,危及生態環境,在過去大量使用混凝土為營建材料之情況下,已使有限的天然河川資源開採過量,濫採砂石更嚴重破壞環境生態及水土保持,故選用可減少砂石用量的鋼構造,應為解決砂石不足、維持水土保持及減少環境破壞的最佳良策。
五、颱風對橋梁位於邊坡地滑路段之設計考量(林舜元老師上課後心得):
 極端氣候下之公路邊坡災害,因為連續豪雨,使得坡地地下水位上升,地表逕流增大,沖刷力驟增,加上河川山洪暴發,道路下邊坡河岸側刷,常引發大規模邊坡災害,大多數破壞公路邊坡破壞模式,以運動型態可概分為落石、流動、翻覆、複合型。
 道路橋樑選線應以避開重大滑動、重複至災禍高度環境敏感區為優先考量。如無適當路線可迴避,則應透過資料蒐集、地質水文調查監測等作業,研析原址該災害路段之致災原因、邊坡災害模式,在滿足車輛使用道路需求下,盡量減少道路路幅,避免大規模土方挖填作業。而言邊坡路段設置之橋梁,應考量下列設計事項:
(一)橋梁採用大跨境以避開邊坡崩坍範圍,必要時橋墩需設置防衝擊設施。
(二)橋梁高程要考量落石通過空間。
(三)橋梁維茨與邊坡是當的水平距離,避免落石影響。橋墩基礎所在位置之邊坡的穩定性須檢核,以維持長期安全,如有疑慮,需採取保護措施。


()
 
top回頁首